辩论中常用的反驳方式

2022-07-15 05:11:40 天下 15971字

辩论赛中,技巧是取胜的关键,辩论场上,常常是唇枪舌剑,寸理必争,何人取胜不仅决定于阐述的道理,也在于所运用的论辩技巧。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辩论中常用的反驳方式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辩论中常用的反驳方式

一、以理服人

正面反驳这是最常用的反驳手法.它是用最简单的语言和最简单的逻辑推理证明对方观点的错误.这种方法适用于己方准备充分而对方又未加以充分证明的观点.正面说理反驳由于颇费口舌,在辩论场上只宜用于与辩题最紧密相关的论点上,请看一例:论题:体育比赛应该引进电脑裁判.

价段:反驳陈词.

反方二辩: …… 当电脑裁判满怀自信步入赛场后,过分地强调准确,将严重弱化体育比赛的观赏性和参与性 ……

正方二辩: …… 观赏的是什么?是一种体育美,美的基础是什么?是真.公平就是对真的一种保证.如果连公平都得不到保证,欣赏性从何而来? ……

正方二辩用了两个简洁的设问和一个反问就把体育比赛的观赏性与体育比赛的真实性之间的关系讲得清楚明了,使对方观点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圆满地完成了反驳使命.需要注意的是,简洁是正面说理反驳致胜的关键.

二,针锋相对,以牙还牙

…… 此处隐藏3739字 ……

其一,以慢待机后发制人

俗话说:“欲速则不达”,在时机不成熟时仓促行事,往往达不到目的,论辩也是如此,“慢”在一定条件下也是必须的,“以慢制胜”法实际上是论辩中的缓兵之计,缓兵之计是延缓对方进兵的谋略,当论辩局势不宜速战速决,或时机尚不成熟时,应避免针尖对麦芒式的直接交锋,而应拖延时间等待战机的到来。一旦时机成熟,就可后发制人,战胜论敌。如在例子中,丘吉尔在时机不成熟时,不急于成功,以慢待机。在讨论首相人选的关键时刻,以沉默表示反对,最终赢得了胜利。

其二,以慢施谋以弱克强

“以慢制胜”法适用于以劣势对优势、以弱小对强大的论辩局势,它是弱小的一方为了战胜貌似强大的一方而采取的一种谋略手段,“慢”中有计谋,缓动要巧妙,这里的“慢”并非反应迟钝,不擅言辞的同义语,而是大智若愚、大辩若讷的雄辩家定计施谋的法宝之一,如在例子中,丘吉尔面对张伯伦的追问,装聋作哑,拖延时间,实际上是假痴不癫的缓兵之计。在这一种韧性的相持中,张伯伦一方终于沉不住气了,丘吉尔以慢施谋终于取得了胜利。

其三,以慢制怒以冷对热

“慢”在论辩中还是一种很好的“制怒”之术。论辩中唇枪舌剑,自控力较差的人很容易激动。在这种情况下,要说服过分激动的人,宜用慢动作、慢语调来应付。以慢制怒,以冷对热,才能使其“降温减压”,只有对方心平气和了,你讲的道理他才能顺利接受。

总之,论辩中的“快”与“慢”也是一种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兵贵神速,“快”当然好,可是,有时“慢”也有“慢”的妙处,“慢”可待机,“慢”可施谋,“慢”可制怒。“慢”是一种韧性的战术,“慢”是一场持久战,“慢”是舌战中的缓兵之计。缓动慢进花的时间虽长,绕的弯子虽大,然而在许多时候,它却往往是取得胜利的捷径。